舞臺燈光是演出空間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情節的發展對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場景進行全方位的視覺環境的燈光設計,并有目的將設計意圖以視覺形象的方式再現給觀眾的藝術創作。應該全面、系統的考慮人物和情節的空間造型,嚴謹地遵循造型規律,運用好手段。
我公司可提供舞臺燈光系統設計、安裝及調試服務,我公司燈光品牌主要有:基本燈具用LD,魔龍;電腦燈用鴻彩、珠江;LED燈用廣州飛越,奧圣。
舞臺燈光光位的燈具配置和運用
舞臺燈光光位的燈具配置和運用
1)面光的配置和運用
投射位置:正面35度到60度較為合適。一般有1~2道,直接投射與交叉投射相結合。
使用器材:一般使用聚光燈、變集聚光燈、造型燈。面光上燈具運用,如2KW~5KW的聚光燈、造型燈、PAR燈、追光等。色溫一般在2800K~3200K之間,也有高色溫的可達到4000K~4200K,如氙燈等。
面光的色彩配置:一種是原色和白光的配置。原色光效損耗較大,一般和白光配合使用,一種是間色照明。如用黃、品青搭配使用。當然,具體要根據劇情來配置色彩。一般說來,面光色彩不宜太濃,解決照明時,更是如此,只有在渲染氣氛的過程中方使用飽和色。
投射方法:
垂直投射:可獲得正面均勻的投射。
交叉投射:增加中心區域及縱深亮度,增加場景面積。
重點投射:增加重點角色及景物的亮度。
光區分布:大面積渲染和小面積強調相互結合,一般采取冷暖對比的方式應用。
光區的透視效果:如前景的亮度和色彩變化如果有意和后區形成差異,則會形成明顯的透視效果。
面光的分色組合:根據顏色或演出形式分組,有時要根據演出內容來分。
2)兩側耳光的配置和運用
耳光:獲得從舞臺一側或兩側投射到舞臺演員或場景的光。
耳光配置及應用特點:
使被照射人物、景物有立體感。
作面光、輔助光、人物造型光。
從一側或兩側對舞臺氣氛進行渲染。
外側燈或內側燈交叉投射可獲得較大的投射范圍。光色相同從兩側投射時,位置高的燈一般投射較遠的位置。
淺色燈一般放在高位置。
選擇部分燈具作重點投射。
選擇對稱或不對稱投射。
3)頂光的配置和運用
頂光:頂光一般位于移動臺口,主要是銜接面光正面投射。渲染色彩氣氛,加強人物或布景的效果。
直投或交叉投射。
強調局部或重點區域的投射。
可在一頂排安裝定點光或特效燈。
根據需要在一頂位置換裝其它類型的燈具。
可在二、三頂光位置安排泛光、排光作景物投光。
第二、三頂光可加強舞臺后部景物或人物造型。
第二、三頂光可向舞臺后方投射,也可垂直向下投射,也可作逆光向前投射。
可側投、直投、側逆投、垂直向下投,也可側投、直投混合使用。
也可在此位置裝定點光或特效燈。
銜接方法:注意人物高度,交叉位置高于人物,光圈與光圈之間要有一定的空間重疊。如有演員跳躍動作,銜接處要更高。
4)柱光的配置和運用
作用重點是從側面投射前面表演區,可使人物更有立體感,燈具一般選用聚光類燈具,有時也可根據需要使用回光、PAR燈或電腦燈。
投射立體景物時可以增加立體感。
可以重點強調場面照明。
5)橋光的配置和運用
作用:加強演員立體感,可以勾出人物輪廓。使人物和背景分離。燈具一般選擇回光或聚光燈。
表現環境時可以模仿天光作為主光源。
位置主要裝在側幕和側幕之間。
6)燈光吊籠
有的固定、有的是可以移動的,布光時注意演員和光區的關系,不可使舞臺出現“黑區”。
布光時可以交叉布光,也可以投射各自區域,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7)天地排燈
裝在舞臺后區,距離天幕2~3米,高度要根據天幕而定,地排一般有地槽,或擋燈片。